?

糖纸船载着沙枣核跨越千里
衡阳市石鼓区人民路小学 李芸欣
(湖南省第十一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伟大祖国 建设美丽家乡"主题演讲比赛小初组二等奖)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衡阳市石鼓区人民路小学五年级的李芸欣。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总听到学校老师教育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刚开始的我却不大明白,直到在这个糖纸船中,我找到了答案。
这是去年吴小曲老师从新疆鄯善带回的,上面还留着火焰山的阳光味道。每当我看到它,就会想起3800公里外那间装满故事的"同心屋",想起视频里见过的画面:一群鄯善孩子正握着衡阳糖纸折的"团结号"小船,在同心屋里跳着麦西来甫,糖纸船在他们指尖翻飞,像载着沙枣核的金色蝴蝶。
记得第一次在视频里见到滨沙学校的古丽时,她头上的艾德莱斯头巾像块流动的彩虹。那节"衡善云课堂"上,我正对着话筒唱瑶族茶山号子,紧张得把"大瑶山"唱成了"大摇船"。突然看见屏幕里的古丽举起马头琴弓:"尾音要像糖纸船风帆那样扬起来!"后来视频连线"同上思政课",左边是我们香樟树下的朗读声,右边是她在鄯善杨树林里的歌声,两个扎着头帕的小姑娘唱着《爱我中华》。那节课后,古丽在日记里写:"衡阳的同学声音像蜜糖,我要把马头琴谱编成糖纸船的模样。"
同心屋的墙上挂着许多封信,记录着这十余年来的美好回忆。最有趣的是那些互赠的书本——我们寄去的《草房子》里夹着香樟叶,他们寄来的《阿凡提的故事》沾着戈壁沙粒。当我在书中发现一枚压平的沙枣叶时,叶背上还写着:"衡阳的雪花是不是也像这叶子一样透明?"
我们再看这组照片:操场跳绳时,吴小曲老师衣兜里的糖纸船跟着蹦跳;教室门口合影里,鄯善的孩子们围着吴老师笑得眯起眼,她正把糖纸船作为礼品奖励给学习进步的孩子们。年近50的她在吐峪沟乡上示范课时,把戈壁校园变成糖纸船的舞池。
上周班会课拆开的包裹里,那个装着鄯善沙粒和糖纸碎片的玻璃罐,罐底还沉着颗沙枣核——那是吴老师准备支教回来后带孩子们埋在我们学校的香樟树下的。
同学们,滨沙学校"同心屋"的墙上,有我写给古丽的信,里面夹着我画的香樟树;而她回信里的沙枣树画,现在就挂在我们教室的文化角。吴老师说过:"民族情就像糖纸船,看着轻薄,却能载着沙枣核跨越千里。"当晨读时香樟叶落在课本上,我总会看见展台上的糖纸船——它们和鄯善的沙枣核摆在一起,就像把衡阳的读书声、鄯善的歌舞声,都收进了这艘载满希望的小船。
我知道,总有一天,埋在香樟树下的沙枣核会抽出新芽,长出带着戈壁气息的沙枣树。到那时,沙枣树与香樟树的枝叶会在风中轻轻相触,就像我们和鄯善同学的手,隔着万水千山紧紧相握,跳起同一支舞。因为那些躺在糖纸船舱里的沙枣核,早就把"中国"两个字,种进了我们滚烫的心里。
这就是我们学校根植我骨髓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谢谢大家!



湘公网安备430408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