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官网

“衡有办法”:破立并举谋新局 向深而行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06-17 16:57??????来源:改革网?????浏览量:次
字体:

——衡阳市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十四五”期间,衡阳市坚持以365体育官网经济思想为指导,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大力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战略,加快区域中心化进程,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推动衡阳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坚决扛牢“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衡阳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坚持制造立市战略,夯实经济发展根基。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围绕“一核两电三色四新”主导产业,持续擦亮“五张产业名片”,出台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衡15条”,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集聚效应日益突显,经济运行更加稳健。“十四五”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6%,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7%,全市经营主体、企业主体较2020年分别增长68.03%、111.68%,制造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24.3%、较2020年提升8.4个百分点。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盐卤化工产业集群分别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衡阳高新区连续两年蝉联全国先进制造业园区百强,衡阳市连续四年上榜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

衡阳市创新创业中心建设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升经济治理能力。围绕园区体制、国资国企、财税金融体制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打通堵点难点,着力构建与现代产业强市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加快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实施18条措施创建“五好”园区,加快社会事务剥离、市场化建设运营,全市省级以上园区集聚8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年均增长23.6%。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推进国企战略重组与优化提升工作,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将沉睡的“三资”变为增收的“活水”,2021年以来,全市国有“三资”盘活收益近700亿元。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入实施“财税+N”等精诚共治行动,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造“流水贷”“衡阳快贷”等系列为实体企业量身定制金融产品。2025年市本级专项资金压减5亿元以上,目前全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达141.28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68.7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3916.1亿元、较2020年增长35.4%。

强化创新驱动引擎,激活内生发展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十四五”以来,衡阳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2.2%,创建省级及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达221个,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269家,高新技术企业1217家,省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车间)达150家。深入实施“智赋万企”行动,5.5万家企业上云、6000家企业上平台。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入驻经济主体超4万余家,数字经济产值达到1800亿元。特变电工、衡钢、恒飞电缆、率为科技等22项创新产品填补国内或行业空白,7项产品创新世界或国内领先。衡阳市连续四年跻身“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城市,连续三年上榜全国数字百强城市。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涵养产业发展生态。衡阳市紧扣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目标,创新实施公平竞争审查“三联单”机制,全力构建高效规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为市场主体清障碍、松绑赋能。创新推出企业赋“码”保护机制,1.3万家企业入驻“赋码保护平台”,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常态化开展“送解优”等专项行动,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探索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深入推进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开办网上办理率超95%。持续推进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研究降低企业用地、用电、用气等“七大要素成本”,累计为全社会降低水电气成本1.5亿元。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投入使用,12345热线获“为民惠企服务引领典范”“管理创新典范”两项全国奖项。

(衡阳市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联络办供稿)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